保山市委黨校遷建校區(qū)景觀改造
設計公司: 元有(成都)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
項目所在: 云南保山
項目詳情發(fā)布時間:2022-08-29
項目名稱:保山市委黨校遷建校區(qū)景觀改造
設計時間:2017-02 - 2017-07
建成時間:2019-04
項目規(guī)模:占地面積87668㎡、景觀面積49546㎡
委托單位: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永昌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
業(yè)主設計管理:中國共產黨保山市委員會黨校
景觀設計:元有(成都)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
方案設計:元有(成都)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
植物設計:元有(成都)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
建筑設計:云南省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軟裝設計:云南保山恒筑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云南京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圖片攝影:元有(成都)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參考價:600 元/每平米
導讀:
2016年5月4日保山市委第108次常委會議提出市委黨校“爭創(chuàng)全省州市最好黨?!钡哪繕?,并擬將保山市委黨校遷建至原保山市技師學院校區(qū),徹底改變老校區(qū)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辦學條件落后的狀況。 2017年初,元有團隊受到邀請,啟動了市委黨校新校區(qū)景觀改造設計。 新黨校占地約131畝,位于保山市隆陽區(qū)西側的半山臺地上,東接易樂池公園,著名歷史地標文筆塔矗立在側,登高可鳥瞰全城。從環(huán)境上來看,未來的黨校一方面地處臺地之上,與周邊城市用地相對獨立、自成體系,另一方面又和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與文化資源融合在一起,具有不設圍墻的開放性。 我們希望將承載整個校園的臺地變?yōu)橐粋€花園:將原本“線”型的垂直擋墻轉化為逐級退臺的“面”狀空間,原本難以進入并利用的消極空間被激活之后,這一部分“多”出來的空間將被用作布置人行交通與功能場地,進而通過更親人的種植與更精致的設施植入,賦予場地適宜的景觀風貌與參與體驗。 因此這里既是一所學校,也將是一個公園:作為培養(yǎng)黨的干部、研究黨的理論的場所,黨校自然應當具有嚴肅、莊重的形象,同時散發(fā)出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而作為開放式的校園,也應該為外來游學的干部展現保山形象,為師生創(chuàng)造一個理想的生活環(huán)境,為保山市民增添一處漫步登高的公園。 現場地形地勢復雜,情況多樣,但通過臺地花園設計策略統一的邏輯對不同的區(qū)域實施改造,均能有效的解決交通、功能與風貌三方面問題,而且既能呈現出豐富多變的空間層次,又從整體上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展現出風格鮮明的校園形象。2016年5月4日保山市委第108次常委會議提出市委黨校“爭創(chuàng)全省州市最好黨?!钡哪繕?,并擬將保山市委黨校遷建至原保山市技師學院校區(qū),徹底改變老校區(qū)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辦學條件落后的狀況。 2017年初,元有團隊受到邀請,啟動了市委黨校新校區(qū)景觀改造設計。
新黨校占地約131畝,位于保山市隆陽區(qū)西側的半山臺地上,東接易樂池公園,著名歷史地標文筆塔矗立在側,登高可鳥瞰全城。從環(huán)境上來看,未來的黨校一方面地處臺地之上,與周邊城市用地相對獨立、自成體系,另一方面又和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與文化資源融合在一起,具有不設圍墻的開放性。
因此這里既是一所學校,也將是一個公園:作為培養(yǎng)黨的干部、研究黨的理論的場所,黨校自然應當具有嚴肅、莊重的形象,同時散發(fā)出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而作為開放式的校園,也應該為外來游學的干部展現保山形象,為師生創(chuàng)造一個理想的生活環(huán)境,為保山市民增添一處漫步登高的公園。
新黨校所在的場地為原技師學院校址,地處山地,主要建筑分布在不同的臺地上,高差最大相差近30米,這些高差導致了大量幾近垂直的混凝土大擋墻的存在,從而造成了以下矛盾:
巨大的毛石擋墻雖然解決了臺地高差帶來的安全問題,但導致了各層臺地之間交通受限,因為只能通過局部狹窄的臺階進行串聯,人在場地內的交通非常不便捷也舒適。
由于有限的平坦空間大部分被建筑與車行道占據,僅存的一些綠地也參與性極弱,因此要想滿足未來師生以及市民對校園的有效利用,需要從局促的場地中盡可能多地挖掘公共開放空間。
3. 落后風貌與景觀需求的矛盾
由于老校區(qū)建設年代較早,環(huán)境風貌遠遠落后于時代,基本的休憩設施也很不完善,亟需以煥然一新的面貌來迎接未來黨校與公園的雙重角色。
“臺地花園”
我們希望將承載整個校園的臺地變?yōu)橐粋€花園:將原本“線”型的垂直擋墻轉化為逐級退臺的“面”狀空間,原本難以進入并利用的消極空間被激活之后,這一部分“多”出來的空間將被用作布置人行交通與功能場地,進而通過更親人的種植與更精致的設施植入,賦予場地適宜的景觀風貌與參與體驗。
現場地形地勢復雜,情況多樣,但通過統一的邏輯對不同的區(qū)域實施改造,均能有效的解決交通、功能與風貌三方面問題,而且既能呈現出豐富多變的空間層次,又從整體上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展現出風格鮮明的校園形象。
當被擋土墻分割的支離玻碎的場地被臺地花園銜接成一個既豐富又系統的公共空間,原來讓人們望而卻步的臺階與陡坎變成了一個個便捷又舒適的場所。本項目的經驗在于將限制條件變?yōu)樵O計亮點,最大程度的將消極無用空間轉化成積極參與空間,拓展了人們利用室外場地的可能性。
相關作品
評論
全部評論0